据媒体报道,长沙一家医院在一周内接诊了500多例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,其中发生抽搐的约40例。
近日,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,不少孩子突发高烧、抽搐,让家长颇为揪心。据媒体报道,长沙一家医院在一周内接诊了500多例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,其中发生抽搐的约40例。医生提醒:“进入夏季以来,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,具有传染性,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。”6月15日凌晨,长沙1岁男孩悦悦(化名)突发抽搐被妈妈李茹(化名)抱进长沙市中心医院(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)儿科急诊室,诊断为手足口病。同日下午3时,3岁的姐姐萌萌(化名)也因抽搐入院,同样诊断为手足口病。该院儿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李嘉表示,本周内该院儿科急诊已接诊500多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,其中发生抽搐的约40例。“进入夏季以来,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,两者症状相似,都属于自限性疾病,具有传染性,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这两种病。”在儿科病房,李茹正在照看女儿萌萌,小儿子悦悦正在儿科监护室接受治疗。李茹回忆:“悦悦是6月14日晚上开始发烧,当时测体温是39.8℃,发生抽搐是第二天凌晨。我们当时吓坏了,立马带他来医院急诊,医生检查说孩子嘴里全是疱疹,因为长在嘴里,所以我们并没有及时发现。女儿萌萌则是6月15日下午1点开始发烧抽搐,我们发现她嘴里长满了和弟弟一样的疱疹,不敢耽搁就马上来了医院,果然也是手足口病。”前几天,杭州4岁的楠楠突发高热,体温直冲40℃,即使服用了退烧药,也始终没办法降至正常温度。孩子不会是流感了吧?着急的爸爸妈妈赶紧带着孩子到浙大儿院发热门诊就诊。接诊医生进行仔细体格检查后发现,楠楠的嘴巴里长了不少疱疹,一碰就疼,身上其他地方也有红红的皮疹。根据典型的皮疹表现和皮疹部位,医师判断楠楠是得了手足口病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,其传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多、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,5~7月为我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。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,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。通常病情较轻,大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左右痊愈,预后良好。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、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、如厕后、进食前,以及家长或看护人在食品加工前、更换尿布、处理婴儿粪便后,应及时用清水和洗手液洗手。经常清洁和消毒孩子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,如奶瓶、玩具、餐具等。勤晒衣被,居室经常通风换气。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时,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、毛巾等个人物品。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、玩耍等,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。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症状时,要及时带孩子去附近医院就诊,确诊手足口病后要居家护理治疗,避免外出和接触其他儿童。我国目前可接种的手足口病疫苗为肠道病毒71型(EV71)灭活疫苗,接种对象为6月龄到5岁的儿童,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《一周接诊超500例,全是孩子中招!重要提醒》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46062378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